2001年1月12日京东方A上市当日该股更高价格为:24.8元
在上一轮牛市也就是2008年1月16日该股更高价格:15.74元
在本轮牛市中2015年6月24更高价格为:5.82元
从我的软件看到,如不考虑复权,历史更高价就是2001年1月12日上市当天,股价是24.8元。
1、2008年京东方股本32.83亿股,2009年82.83亿股,2010年112.68亿股,2011年135.22亿股,2009年至2011年,京东方连续三年定增,股本从32.83亿股扩张至135.22亿股,令人咋舌。2、更夸张的在2014年,2014年4月4日完成定增,4月7日认缴完毕,京东方股本从135.22亿股扩张至352.90亿股,而且自京东方上市伊始,每股收益始终在巨额亏损至0.17元之间徘徊,且有连续两年亏损的记录,这就是京东方资本市场名气臭的根源。3、那么京东方散户数量大A之一名又是怎么来的呢?难道是机构投资者不看好,答案却是否定的,自2016年以来,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是根据价值同步大幅度增仓京东方,投资者数量增加是因为2014年217.68亿定增股流通减持所致。4、2014年217.68亿定增股主要认购者是北京重庆合肥三地国资以及专司定增的资管计划和投资基金,这些定增股至2021年9月末仅剩下北京国有资本,京东方发展,以及重庆渝资和合肥建祥这四家,北京国资和京东方发展是作为北京国资委代表参与2014年定增的,作为京东方实际控制人,这两家股东是不会减持的。重庆渝资和合肥建祥两家国资原先定增持股超过70亿股,至2021年9月两家合计仅剩下10亿股左右,至2021年末这两家极有可能全部清仓了!5、所以,京东方散户数量之一,不是因为证券投资机构减持所致,而是2014年4月4日参与定增的217.68亿定增股除了北京国资之外,基本接近全部减持所致,这些定增股成本是2.10元,所以目前京东方流通股持股结构是外资,基金和散户三者全部配置。注意,2017年北京重庆合肥三家国资获得流通权之后,京东方连续两次出现3倍周期涨幅,所以目前外资基金散户三者持股成本是一致的。6、2021年京东方定增,股本从347.98亿股(回购注销股本较2015年减少)扩张至384.5亿股。其中京国瑞是代表北京国资增持的,所以和北京国资京东方发展一样,获得流通权之后也不会减持,剩余29亿定增股获得流通权之后,会不会减持呢?5.57元的定增股,除了傻子或者智商为零,***是不会在5.57元之下减持减持的!而且部分证券类投资机构会增持降低成本。7、首先,2015年之后京东方基本面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2015年之前京东方一直是巨额亏损和微利之间徘徊,2015年开始,净利润出现2015年20亿,2017年75亿,2021年260亿,三个持续递增的峰值,假设京东方投资额更大的三条OLED面板线从亏损100亿弹跳至盈利200亿,那么京东方的净利润天花板在500亿左右。8、2014年增发了217亿股,除了北京国资京东方发展50亿股左右不减持之外,剩余160亿至170亿定增股,至2021年末几乎减持殆尽,外资持股数从零增长至13亿股(更高时26亿股),这些定增股是被多类投资者买入了,且平均持股成本接近一致。你想一下,160亿至170亿定增股,在京东方业绩连续两年巨额亏损,且更低也是套牢10%左右,定增价2.10元,2014年至2015年更低1.80元至1.96元。那么2021年29亿股持股成本5.57元,京东方业绩已经出现质变情况下,160亿至170亿定增股能够有两次涨幅3倍周期机遇,难道2021年29亿定增股就没有3倍涨幅机遇了。2019年11月陈炎顺所说未来5至10年京东方销售和市值双1000亿美元战略目标,对应股价恰好是17元。9、2022年2月21日29亿定增股流通之际,京东方股价4.91元,还低于于2020年1月京东方股价5.01元,2019年京东方每股收益仅0.05元,2019年12月和2020年5月是上一轮面板周期更低谷。2021年京东方每股收益高值0.71元,2022年2月极有可能是这一轮面板周期更低谷,再不济也类似于2019年12月更低谷。所以,2022年2月21日之后,京东方定增牛一定会来!要知道2014年是217.68亿定增股,业绩还曾连续两年巨额亏损,京东方都来了两波涨幅3倍的定增牛,除非现在这区区29亿定增股都是傻子,否则定增牛一定会来!至于散户数量多,这只是217亿定增股减持之后的数字游戏,实际外资和机构投资者自2017年之后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持,你完整回顾股东数据,就明白京东方未来崛起将是科技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