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股票分析京东股票,京东股价午后大涨超7%,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2023-02-27 21:19:43 证券 xcsgjz

京东股票怎么样啊?适合投资吗?

由于京东股票不在中国市场所以你的问题一般人无法回答。京东股票肯定是可以作为投资的股票,从长远发展看京东还是很不错的一个平台,所以可以适合投资。

京东股价午后大涨超7%,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京东集团发布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一时之间引发媒体热议。一方面,第三季度虽然亏损达到5亿多,但其美股收盘涨幅超7%。而前段时间,唯品会公布财报之后,股票大跌30%。

那么,京东财报都讲了啥?一个亏,一个涨?里面透露了京东的什么状况?反映了中国电商的什么状况?我们能透析哪些内幕?

这些数据是否漂亮?

财报公布,京东第三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核心交易总额(Core GMV,即交易总额除去拍拍的交易额)同比增长76%,达到1110亿元人民币。

净收入为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服务和其他项目(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业务)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3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1.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0.1%。

年度活跃用户数由12个月期间的8280万增长至12个月期间的1.319亿,同比增长59%。年度活跃用户数除去拍拍的用户数,同时段数量为1.269亿,同比增长62%。

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2014年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52%,同比增长超过210%。

如何理解财报的特点

财报有喜有忧,同时为了分清情况,就必须还原第三季度的场景,数字在特定环境下,才具备实际意义:

1、淡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第三季度的7月、8月和9月是电商传统的淡季,但京东仍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一般情况下,第三季度是为第四季度的大促做筹备,作为一个过渡季,京东的交易总额依旧保持着近两倍于电商行业平均增速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71%;从收入上来看,京东本季度净收入为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此外,年度活跃用户数和完成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59%和85%。

而据刘强东跟证券分析师的电话会议显示,分析师对这个业绩还是比较认可。

2、移动端渠道订单量占比过半

财报显示,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52%,同比增长超过210%。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京东与腾讯之间的合作。京东方面也表示,双十一当天的新用户中大约有一半来自微信和QQ渠道,这两大渠道在京东获取新用户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而腾讯方面几天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则显示,单是其QQ月活跃用户即达到8.6亿。此外,微信方面也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一事实说明由腾讯平台向京东平台的用户量占腾讯本身用户量的比例还很小,同时也说明“京腾计划”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大促期间移动端的订单占比并不具备代表意义,因为很多都是提前选好,到了大促时候,手机下单。

但平时的移动端占比更有意义,这代表了你的老用户活跃度。

3、物流仓储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京东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订单量的巨大增长一方面证明了京东强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物流仓储能力的提升。

物流方面,超过85%的自营订单都是当日送达或者次日送达,这一点是任何一家其他平台做不到的。刘强东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经过京东过去八年打造的物流体系,比目前市场上任何一家竞争对手都至少要领先五年。

仓储方面,第三季度京东在广州和武汉正式启用了两座新的“亚洲一号”仓库。此外,京东计划将在未来一两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添加更多的亚洲一号仓库。

4、用户男女比例,更均衡

在品类分布上,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核心交易总额为542亿元人民币,交易占比达到48.9%,同比增长98%。这说明京东用户在男女性别比例上逐渐平衡,也说明京东正在逐渐改变其3C网购商城的印象,走向一个真正的综合商城。

5、京东服务项目未来增长有保证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相比于京东自营净收入52%的增长,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增势可谓强劲。

服务项目的数据增长也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一致的。商品网上零售额5030亿元,增长43.1%(大于实物零售33%的增长值)。

6、关闭拍拍网利好京东未来业绩

在双十一前夕,京东正式宣布关闭拍拍网的C2C业务。在三个月过渡期后,将完全关闭拍拍网。

出于对假货控制的目的,关闭拍拍网,对于京东下一步的舆论氛围将会更有优势,同时,也会让京东的增速至少提升五个百分点。

整体增长放缓是怎么回事?

总的来看,京东保持了强劲的连续增长姿态,但是,相比较去年,京东的增长速度是放缓的,441亿的净收入甚至不比第二季度(452亿)。

盘子达到一定规模,自然增长放缓,京东去年保持的***增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另一方面,国内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增速放缓,也是主要原因,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寒冬论开始流行,居民消费指数连续走低。

不过,自从上市之后,京东每个季度业绩均实现环比增长,没有呈现出618、双十一猛增,后续季度增长乏力的状况。

京东没有刻意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稳扎稳打、内外兼修,本着长远经营的理念,表现出了一个稳健的耐力型长跑选手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和高成长性,正是华尔街和投资人所不断追寻和看好的,估计,这就是股票上涨的原因。

京东股票一年*涨几倍

3倍。京东股票属于美国存托股票(ADS),也就是美股。股价一年翻3倍,京东触底反弹这一年,2019年1月,京东股价跌至历史性低位20美元,相比一年前的历史高点跌去6成,市值蒸发超400亿美元。刘强东后来在公开信中承认:2018年内外问题的集中爆发将京东推上了风口浪尖,士气一度非常低下。

京东股价大跌8%,系刘强东转让京东系股权引起,刘强东为什么这么做?

作为行业巨头,京东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对股市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而刘强东作为京东的掌舵者,即便是私生活有瑕疵和黑料,也会成为京东股价大跌的诱因,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强东是在明知会导致股价下跌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做出转让股权的决定,因此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某种压力的干预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对于刘强东来说,目前的京东虽然不是行业内*的企业,但整体来看,其发展势头依然是比较理想的,继续持有京东系企业的股权,仅从商业角度出发依然是明智之举,所以说如果不是压力所导致,无法解释转让的背后原因。

面对媒体的镜头,刘强东曾经直言不讳的表示,如果哪一天我对京东不再有话语权了,那么就会套现所有股权转身离开。目前虽然刘强东转让的大都是京东系的企业股权,而并非京东集团的股份,但是在商业层面,这种举动也会被视为套现离开的前兆。正是因为有了如上所述的因果关系,对于刘强东目前所采取的即便会导致股价下跌也转让股权的决定,就只能解读为全面撤出之前的准备,只不过这个准备周期或许会比较长,期间会不会出现变故也未可知。

众所周知,刘强东自从明尼苏达被控强奸一事发生以来,便开启了退居幕后的工作状态,其实这样的做法也不难理解,如今的刘强东不仅是企业家,也是个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而强奸属于极不光彩的控诉,如果没有主动隐退,那么对刘强东在各种场合中的形象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受此影响,刘强东的商业道路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转变,无论是京东股权的套现,还是京东系企业股权转让,近几年不时地会出现,或许刘强东已经在全面布局自己的退出大计。

考虑到京东在业内属于庞然大物级别的企业,刘强东作为创始人、CEO以及掌握话语权的决策者,想要全面退出并非易事,行政管理、市场拓展、业务架构以及股权分配在内的很多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刘强东完全可以借助专业团队,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完成退出计划,这个大背景下,不断转让京东系企业股权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京东股票不跌反涨?

据悉,这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遭遇境外势力做空,2011年和2014年都曾掀起过做空中概股的浪潮。

不过,今日的这份做空报告发布之后,京东股价却不跌反涨,显示了投资者其实并不认同其所持观点。

历史再次重演

其中,2011年被长期停牌和已经退市的中概股就达到了46家,但许多中概股受到攻击的理由都是无中生有,而做空机构也借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市场上借入股票卖出,待股票下跌时,再从市场上买入同样数目的股票归还——从中大赚特赚。

而新加坡的这家做空机构,两次发布做空报告都选择了京东正在与阿里巴巴激烈PK的618大促之前,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也使得这份报告存在了更多的争议。

从报告入手分析

同样,该报告认为京东的估值高达600亿美金,市盈率超过410倍,是一个郁金香的泡沫故事。而其恰恰忽略了,即便对于亚马逊大部分的分析师的估值方法也是DCF或是PS,而非PE。

如果要看PE,那么亚马逊12-15年的PE有600倍之多。该人士指出,对于京东这样一个高速增长且稳健提升的公司,市场自然会给出公正的估值判断。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