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股票增仓股,京东股价午后大涨超7%,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2023-02-26 7:07:30 股票 xcsgjz

京东概念股有哪些

1、怡亚通(股票代码:002183)

怡亚通即深圳市怡亚通商贸有限公司整体,于2004年2月20日经深圳市人民 *** 出具深府股20044号文批准变更设立为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2、齐心集团(股票代码:002301)

深圳齐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心集团)始创于1991年,是为企业提供现代办公用品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也是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更具影响力和更大规模的企业之一。

公司于2009年在深圳A股成功上市,成为目前综合办公行业唯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是002301。

3、亿阳信通(股票代码:600289) 

现法定代表人为张小红。现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44,424,320.00元,业经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验证并出具信长会师报字(2006)第11280号验资报告。

股份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4、高鸿股份(股票代码:000851)

高鸿股份,即高鸿股份公司,于1992年10月28日,经贵州省体改委同意组建中国七砂,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试点的资产主体是中国第七砂轮厂下属四分厂。

5、老板电器(股票代码:002508)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老板集团的核心企业,专业生产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电压力煲、电磁炉等厨房电器、生活小家电产品。

6、美的集团(股票代码:000333)

美的于1968年成立于中国广东,迄今已建立全球平台。美的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约200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及12个战略业务单位,同时为德国库卡集团最主要股东(约95%)。

7、中兴通讯(股票代码:00006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ZTE)。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更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京东概念一共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1家京东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6家京东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扩展资料

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 *** 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以助力京东在实物电商领域的发展;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以提升顾客的 *** 体验。

美国时间2014年5月22日,京东将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代码为JD。京东IPO定价19美元,比之前定价区间16-18美元更高价涨1美元,估算将融资近20亿美元,市值将超过250亿美元,成为中国仅次腾讯、百度的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京东

京东金融官网-股票涨幅跌

京东股价午后大涨超7%,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京东集团发布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一时之间引发媒体热议。一方面,第三季度虽然亏损达到5亿多,但其美股收盘涨幅超7%。而前段时间,唯品会公布财报之后,股票大跌30%。

那么,京东财报都讲了啥?一个亏,一个涨?里面透露了京东的什么状况?反映了中国电商的什么状况?我们能透析哪些内幕?

这些数据是否漂亮?

财报公布,京东第三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核心交易总额(Core GMV,即交易总额除去拍拍的交易额)同比增长76%,达到1110亿元人民币。

净收入为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服务和其他项目(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业务)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3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1.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0.1%。

年度活跃用户数由12个月期间的8280万增长至12个月期间的1.319亿,同比增长59%。年度活跃用户数除去拍拍的用户数,同时段数量为1.269亿,同比增长62%。

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2014年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52%,同比增长超过210%。

如何理解财报的特点

财报有喜有忧,同时为了分清情况,就必须还原第三季度的场景,数字在特定环境下,才具备实际意义:

1、淡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第三季度的7月、8月和9月是电商传统的淡季,但京东仍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一般情况下,第三季度是为第四季度的大促做筹备,作为一个过渡季,京东的交易总额依旧保持着近两倍于电商行业平均增速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71%;从收入上来看,京东本季度净收入为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此外,年度活跃用户数和完成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59%和85%。

而据刘强东跟证券分析师的 *** 会议显示,分析师对这个业绩还是比较认可。

2、移动端渠道订单量占比过半

财报显示,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52%,同比增长超过210%。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京东与腾讯之间的合作。京东方面也表示,双十一当天的新用户中大约有一半来自微信和 *** 渠道,这两大渠道在京东获取新用户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而腾讯方面几天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则显示,单是其 *** 月活跃用户即达到8.6亿。此外,微信方面也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一事实说明由腾讯平台向京东平台的用户量占腾讯本身用户量的比例还很小,同时也说明“京腾计划”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大促期间移动端的订单占比并不具备代表意义,因为很多都是提前选好,到了大促时候,手机下单。

但平时的移动端占比更有意义,这代表了你的老用户活跃度。

3、物流仓储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京东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订单量的巨大增长一方面证明了京东强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物流仓储能力的提升。

物流方面,超过85%的自营订单都是当日送达或者次日送达,这一点是任何一家其他平台做不到的。刘强东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经过京东过去八年打造的物流体系,比目前市场上任何一家竞争对手都至少要领先五年。

仓储方面,第三季度京东在广州和武汉正式启用了两座新的“亚洲一号”仓库。此外,京东计划将在未来一两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添加更多的亚洲一号仓库。

4、用户男女比例,更均衡

在品类分布上,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核心交易总额为542亿元人民币,交易占比达到48.9%,同比增长98%。这说明京东用户在男女性别比例上逐渐平衡,也说明京东正在逐渐改变其3C *** 商城的印象,走向一个真正的综合商城。

5、京东服务项目未来增长有保证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相比于京东自营净收入52%的增长,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增势可谓强劲。

服务项目的数据增长也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一致的。商品网上零售额5030亿元,增长43.1%(大于实物零售33%的增长值)。

6、关闭拍拍网利好京东未来业绩

在双十一前夕,京东正式宣布关闭拍拍网的C2C业务。在三个月过渡期后,将完全关闭拍拍网。

出于对假货控制的目的,关闭拍拍网,对于京东下一步的舆论氛围将会更有优势,同时,也会让京东的增速至少提升五个百分点。

整体增长放缓是怎么回事?

总的来看,京东保持了强劲的连续增长姿态,但是,相比较去年,京东的增长速度是放缓的,441亿的净收入甚至不比第二季度(452亿)。

盘子达到一定规模,自然增长放缓,京东去年保持的***增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另一方面,国内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增速放缓,也是主要原因,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寒冬论开始流行,居民消费指数连续走低。

不过,自从上市之后,京东每个季度业绩均实现环比增长,没有呈现出618、双十一猛增,后续季度增长乏力的状况。

京东没有刻意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稳扎稳打、内外兼修,本着长远经营的理念,表现出了一个稳健的耐力型长跑选手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和高成长性,正是华尔街和投资人所不断追寻和看好的,估计,这就是股票上涨的原因。

一夜蒸发200亿,腾讯、京东重仓的唯品会回港重寻“温柔乡”?

作者 | 孙颖妮

编辑 | 李红梅

来源 | 风云资本界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这个夏天的热门综艺和电视剧似乎被“姐姐妹妹”们承包了。而承包“姐姐妹妹”们衣橱的,则是唯品会。

《浪姐》里姐姐们拆唯品会的快递,《三十而已》中主角的衣服是唯品会同款,《二十不惑》里刚毕业的大学生唯品会包裹收个不停。

唯品会对广告植入的热衷可谓由来已久,几年前,《欢乐颂》《都挺好》等几部大火的电视剧中,也频繁植入唯品会的广告。

对此,有网友戏称:“流水的明星,铁打的唯品会“,“唯品会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近日,这家被称为中国最热衷于做广告植入的电商平台似乎正在考虑回港二次上市。

有消息称,依靠“特卖”起家的唯品会目前正与财务顾问就可能在香港上市的计划进行初步磋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初步预计最快于今年内上市。对此消息,唯品会回复媒体称,暂时没有相关信息分享。

其实,除了长期热衷于做植入广告,唯品会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电商里为数不多的长期盈利选手。截至今年二季度,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31个季度盈利。

这一业绩在一众巨亏的电商里其实格外显眼。众所周知,互联网电商平台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想要盈利可谓是难上加难。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京东,京东曾连续亏损了12年,直到2017年才开始实现盈利,而唯品会在成立四年后的2012年就开始盈利,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股价历经大喜大悲,腾讯前来“输血"

尽管唯品会已经连续31个季度盈利,然而其股价却在八年里跌宕起伏,一度经历了大喜大悲。

2012年3月,2008年成立的唯品会,创办不到四年就叩开了纽交所的大门。上市时发行价仅6.5美元/股,可是却没有逃脱破发的命运,当月月末,股价即跌至4.39美元/股,市值仅2.4亿美元。

不过,几个月后,唯品会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上涨,并在三年后迎来了巅峰时刻。

2015年4月,唯品会股价创下了30.72美元/股的 历史 更高点,市值也一度达到约180亿美元。与上市初期的股价相比,累计涨幅达600%,一度被业界称为“电商之一妖股”。

然而,转折也发生在2015年。

唯品会201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首次下滑到***以下,同时活跃用户数增速也开始下降。二三季度营收更是加速下滑。同年11月13日,唯品会发布业绩预警,营收比预计年增长下降了10%,当天股价应声下跌,跌幅高达27%。

从那之后的三年里,唯品会股价便开始踏入跌跌不休的归途。

2017年年底,腾讯和京东宣布入股唯品会,腾讯投资6.1亿美元,持有唯品会 7%的股票,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京东以2.59亿美元认购股票,算上此前已经持有的 2.5%,最后拥有唯品会5.5% 的股票。

然而,两大巨头的加持并没有缓解唯品会股价的下跌。

2018年,是唯品会股价的 *** 年,当年年底,在创立10年的关口,唯品会股价彻底跌入谷底,出现史上更低股价4.3美元/股,市值暴跌90%,蒸发了100亿美元,总市值不足30亿美元,距离2015年初的高光时刻,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彼时,横空出世的拼多多已经发展壮大, *** 、京东、拼多多三巨头格局逐渐形成,唯品会被无情的甩出了电商之一梯队。

不过、腾讯、京东对唯品会的流量扶持在此后显现了巨大作用。

2018年3月,唯品会旗舰店在京东上线,同年4月,唯品会加入微信“九宫格”,这一操作给唯品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2019年唯品会之一季度年报显示,一季度公司的活跃用户、总订单都有了大幅增长。数据还显示,之一季度内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向唯品会贡献了约25%的新客。

也是从2019年开始,唯品会的股价开始逐渐回升。2019年一年,唯品会股价涨幅达160%,并“打败”了电商黑马拼多多以及两大巨头阿里、京东,领跑中概股涨幅榜。

截至8月19日美股收盘,唯品会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68.74%,市值达到160亿美元。

然而19日晚上开始,暴跌又出现了。

8月19日晚上,唯品会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各项数据持续稳健增长,其中净营收达241亿元,同比增长6.0%,GMV突破384亿元,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7%。

同时,财报中还宣布了公司CFO杨东皓将于今年11月离职的消息。

财报发布后,唯品会股价开启下跌模式,截至8月20日美股收盘,股价暴跌了19.45%,报收19.26美元/股,市值报收129.51亿美元,缩水30亿美元,也就是一夜市值没了200多亿人民币。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唯品会股价暴跌与其CFO杨东皓辞职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杨东皓在2011年加入唯品会并担任CFO一职,任职时间已经有9年,经历了唯品会上市、与京东腾讯联盟、收购杉杉集团等重要时刻。任职期间,杨东皓多次向外界传递唯品会的业务方向及业务重心相关信息。本文下面要讲的唯品会2017年提出打造以“电商、金融、物流”为支撑的“三驾马车”战略就是由杨东皓公布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高瓴资本发布了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报告显示,高瓴资本减持了持有的唯品会股份股票,合计156.77万股。

多元化转型失败,回归特卖战略

如今, 唯品会专注于特卖业务,但几年前它也曾有过野心、走过弯路。

此前,在品牌特卖业务逐渐进入瓶颈期后,唯品会一直试图使其战略多样化,加速扩张步伐。

公司的大举扩张开始于2017年。当年,唯品会提出了电商、金融、物流 “三驾马车”战略。

2017年5月,唯品会宣布重组物流业务,开始重金打造自营物流体系品骏快递,对标京东物流的意味明显。截至2018底,品骏快递在全国设有31个省公司,直营站点超4500个,快递员超3万人。

然而,自办物流却使唯品会背负起了沉重的物流成本,导致履约成本费用(用户下单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耗费成本)在总运营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高达50%左右。

沉重的成本严重拖累了唯品会的经营业绩,最终公司不得不开始剥离物流业务。去年11月,唯品会宣布与顺丰达成合作,并委托顺丰提供配送服务,终止了自身旗下品骏快递的所有快递业务,这也意味着唯品会自建物流体系战略彻底破产。

也是在2017年,唯品会紧跟阿里、京东步伐,宣布将拆分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唯品会还获得了小贷、保理、保险代销、第三方支付等牌照。

可是,还没等到正式拆分,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从2019年开始,投诉平台上关于唯品会金融业务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的投诉越来越多,还频频爆出了公司金融部门裁员的消息。在2019年“双十一”前夕,唯品金融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甚至还出现了暂停使用的情况。

物流关停、金融业务受挫,唯品会的三驾马车中的两驾都出了问题。在仓促多元化转型失败后,唯品会不得不对外宣布:“回归特卖战略,做自己擅长的事”。

回头路并不好走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唯品会拉开了“重回特卖”反击战。

围绕这一战略,唯品会先后推出 “唯品快抢 ”、“最后疯抢 ”等折扣特卖频道,并将包邮门槛从288元降到了88元。2019年,唯品会斥巨资29亿元收购了杉杉商业集团,开拓线下奥特莱斯业务,全力开启线上线下特卖营运模式。

回归特卖的唯品会 *** 满满,可是这一回头路并不好走,目前的唯品会已经面临着紧张的市场竞争格局。

其实,特卖模式非常容易被对手借鉴,目前, *** 、阿里、拼多多均已布局特卖业务,各种品类的品牌商品限时折扣等各式打折方式层出不穷。

例如, *** 有限时折扣、天天特卖等频道,拼多多也设置了“限时秒杀”、“百亿补贴”等栏目,甚至推出与唯品会直接对标的“断码清仓”,京东也有“特价秒杀”、“品牌闪购”等多个栏目上线。

与此同时,如今越来越火的直播带货,其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品牌特卖。

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抢夺唯品会的用户和份额,对唯品会来说是较大的挑战。

而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唯品会也会面临较大的用户和收入增长压力。

事实上,唯品会一直存在自身活跃用户增长动力不足、用户增长过度依赖腾讯微信和京东流量扶持的质疑。

虽然京东和腾讯的流量扶持为唯品会带来了较多用户增长,但外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若想要持续获得更多的用户,唯品会自身的造血功能必须要跟得上。

现在,放弃扩张路线的唯品会只剩电商业务一枝独秀,公司最强劲的增长动力也只剩特卖。

在资本市场,最怕的就是没有未来的想象力。面对越发竞争的市场格局,唯品会将如何继续突围,走出自己更为鲜明的差异化路线?若二次回港上市,唯品会将带着“特卖”业务怎样讲好一个盈利的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腾讯增持股份成为京东更大股东,刘强会出局吗?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腾讯旗下黄河投资8月12日至18日期间增持京东的802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代表1603万股京东A类股。截至8月17日,腾讯持有京东股票比例从2014年5月的17.6%升至21.25%,超过刘强东,成为京东之一大股东。

马化腾一向很低调,但是他和刘强东一直保持着很微妙的关系。

早在2014年,腾讯向京东注资2.15亿美元获得京东15%股份。至此,马化腾刘强东结缘。

当然了,腾讯所持有的这15%的京东股份不光只是花了2.15亿美元。除了资金注入,腾讯给了京东:

商城提供了微信和 *** 流量入口(微信钱包和 *** 钱包打开可以看到移动断京东商城)

易迅部分股权和拍拍网(腾讯自己做的电商平台)

京东上市之后,腾讯有进一步增持京东股份。

2015年双11前夕,京东和腾讯在北京举行了战略合作发布会,“京腾计划”启动。马化腾和刘强东的关系愈发密切。

(京东、腾讯战略合作框架)

受腾讯增持京东股份后其超过刘强东成京东之一大股东的消息的影响,京东美国上市股票盘前上涨3.54%,报26.30美元。京东股价上涨,对于马化腾、刘强东等众多股东而言自然是欣喜。

但是欣喜之余,局外吃瓜群众开始YY了:腾讯不断增值京东股份,目前都超过刘强东本人了。照这么下去,刘强东要把京东拱手让人?刘强东会出局?

NO!刘强东应该不会出局!

京东上市后,推行的是双层股权制。股票分为 A、B 两类,公司向外部投资人公开发行的 A 类股,每股只有 1 票的投票权;与此同时管理阶层手上的 B 类股却能投 10 票。如果公司被出售,这两类股票将享有同等的派息和出售所得分配权。B 类股不公开交易,但可以按照 1:1 的比例转换成 A 类股。这种股权结构可以让管理层放心大胆地出击,不用担心会被辞退或面临敌意收购。因为,即使持有约三分之一 B 类股的创办人(以及重要的内部人士),就算失去多数股权,也能持续掌控公司的命运。

笔者查了一下京东商城提交的 IPO 文件:该公司董事长兼 CEO 刘强东虽然仅持有该公司 21%的股权,但却可以凭借着拥有 20 份投票权的特殊股票控制该公司 83.7%的投票权。

所以说马化腾腾讯成为京东更大股东,刘强东似乎一点都不会担心。至于出局,应该不可能了。

文丨李民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笔者微信:weiyingxaoLI、media-li

京东的大股东是谁?

京东的大股东是腾讯。

自收2014年收购京东15%股份以来,腾讯就成为了京东的大股东。也正是因为腾讯的资金入驻,一直以来才给了财报方面持续亏损的京东商城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对于腾讯的入股,或许对于京东来说,这是更好的翻身机会。因为在2013年中国B2C市场中,天猫占了51%,京东只占了20%,两者的差距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仅拥有的1.6亿用户并不能给京东足够的底气和阿里巴巴相抗衡。

扩展资料:

京东大事件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挂牌,股票代码:JD。是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

2016年6月20日,京东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2017年1月,中国银联同京东金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后者旗下支付公司正式成为银联收单成员机构。10月京东物流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正式亮相。11月1日至11日,京东全球好物节交易额达到1271亿元。

2018年4月,京东到家与武汉中商联合推出“轻松购”无人自动收银项目。 6月18日,京东集团和谷歌宣布,谷歌将以5.5亿美元现金投资京东。

参考资料:***——腾讯成京东之一大股东 刘强东仍然有绝对话语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