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股票不涨的原因:
1、前期涨幅够大;
2、是受贸易大战影响;
3、压着不涨,一般就是压盘低吸或者是清洗浮筹为下一步拉升搞铺垫。
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
正常来说,股票成交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个股或者大盘的活跃程度,有助于我们更便利的筛选股票、识别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京东方(000725):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 。京东方的核心事业包括端口器件、智慧物联、智慧医工 。端口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智慧物联为新零售、交通、金融、教育、艺术、医疗等领域,搭建物联网平台,提供“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场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在智慧医工领域,京东方通过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和数字化医院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服务 。
2019年,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量9657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 美国专利服务机构IFI Claims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BOE(京东方)全球排名跃升至第13位,连续4年在IFI TOP50榜单中实现排名与美国专利授权量双增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9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情况,BOE(京东方)以 1864件PCT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六。
京东方股票价格一直上不去的原因有几个,行业本身是一个低技术含量的重资产行业(净利率极低),属于国家标志(必须有自己的业务,但没有市场竞争力),而不是利器。公司的运营一直以来,很多大的折价会稀释股东的权益,会增加与压力,释放前后都是市场的恐惧,所以是创造了京东方平时不赚钱,而行业繁荣两三年后,大额定增来了,压住了机构做更多的愿望,此外,京东方一直是散户的集中营,所以众多散户投资者聚在一起,导致股价一直上不去。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面板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从事显示、智能系统和健康服务,其中显示是面板行业的核心行业和之一梯队。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是众多知名品牌的供应商。OLED进入了长期需求阶段。目前,三星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京东方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掌握着核心技术。问题是容量能否扩大。京东方拥有强大的核心创新能力和大量专利。长期以来,专利累计数量一直处于行业之一。
在一支股票上涨的趋势中,总会有一个停顿,因为双方在一定的价格区间上的差价比较大,所以,双方在争斗。当价格较高时,这一边强,这一边弱,当价格较低时,这一边强,这一边弱。该市场参与者在多头空头问题上的差距特别大,暂时无法解决。
关于京东方动态市盈率,京东方仍被低估,但动态市盈率是基于预测,未来是不确定的。同时,产能增加了多少,产能价格如何变化,销售如何,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些时间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价格的变化是自然波动的,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京东方股价不涨可能是下面的原因:
1、京东方A不能持续维持高毛利和高净利。AMOLED生产线,已经确认没有盈利。
而导致今年净利润暴增的面板价格,在三季度持续走低,预计会影响整体利润率。可以说,刚走了半年顺周期的京东方icon,突然就迎来了逆周期的考验。
2、大盘蓝筹虽然股本都很大,但以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为主,一般情况下不会减持,绝大部分筹码锁定性好。
3、京东方历次增发价格低,且最近一次增发是原股本的1.6倍、价格2.09元,这部分筹码可以说不存在锁定性,一旦解禁,其必然伺机抛出,这对京东方股价的上升起到了决定性制约作用。
4、京东方A的定增。200亿的定增,京东方A刚落地,现如今对于定增的恐惧,也是资金不愿意介入的原因之一。
5、京东方国有法人股比例较低,且比较分散,对于超级大盘股来说,之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太低。
6、项目落地和未来产能贡献。京东方A定增后,多个项目正在规划和进行中。这些项目预期的产能集中释放,预计都在2022年至2023年,短期内对于业绩存在不确定性。
7、股票的价格并不是单单通过一纸业绩去体现,还受到资金和潜在预期的共同影响。
扩展资料: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于1993年4月在北京创立。核心事业包括端口器件、智慧物联、智慧医工。该企业作为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BOE(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全球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显示屏来自BOE(京东方),其超高清、柔性、微显示等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呢,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了京东方的业绩这么好,为什么股价就是不跌呢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来说的话,我们一定要综合的进行分析和判断 ,影响股票价格跌涨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了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以及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等等 。虽然京东方的业绩非常的好,但这只是体现该公司一个方面的发展能力,并不能代表整部分的行情 ,所以说并不只是通过这一方面来判断股票的跌涨 ,这种方式是不全面的,且是不正确的 。
另外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的一点,那就是国家政策对于股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政策出台的好的话,那么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那么大量的资金也会涌入,那么就会影响供求关系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的话,股价相对而言也就会上涨 ,相反,如果国家政策并不支持该行业的发展的话,那么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得到减弱,那么大量的资金就会流出市场,那么该部分的股票也就会下跌 。
另外,影响一只股票的跌涨的因素还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了市场行情的发展 。因为不同的行业,它都是有自己的行情的,行情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如果市场行情并不是那么好的话,那么也就会导致该股票,它也会呈现出一定关系的跌涨,所以说我们在选择投资股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看待这样的一个问题,并且投资股票是要面临一定的风险的,我们一定要意识它的风险所在,并且不断地积累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资产 。
京东方A近期一直涨不起来,主要还是因为面板行业终究还是没能穿越周期,并且由于京东方A散户持股较多、盘子较大、大额定增和解禁等原因,对其市场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另外,京东方A还遭到了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下调目标价,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之下,导致其股价走势比较羸弱。
【拓展资料】
股票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也称为发行市场(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的市场。所谓新发行的股票包括初次发行和再发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之一次向投资者出售的原始股,后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份额。
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也称股票交易市场,是投资者之间买卖已发行股票的场所。这一市场为股票创造流动性,即能够迅速脱手换取现值。
二级市场通常可分为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但也出现了具有混合特型的第三市场(The Third Market)和第四市场(The Fourth Market)。
三级市场:
第三市场是指原来在证交所上市的股票移到以场外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换言之,第三市场交易是既在证交所上市又在场外市场交易的股票,以区别于一般含义的柜台交易。
四级市场:
第四市场指大机构(和富有的个人)绕开通常的经纪人,彼此之间利用电子通信 ***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CNs)直接进行的证券交易。
场外市场:
场外交易是相对于证券交易所交易而言的,凡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的股票交易活动都可称作场外交易。由于这种交易起先主要是在各证券商的柜台上进行的,因而也称为柜台交易(OTC,Over-The-Counter);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交所相比,没有固定的集中的场所,而是分散于各地,规模有大有小由自营商(Dealers)。
原因:
1.散户太多,拉起来洗盘等操作都不是很好做。
2.前期投入太高,拉了各种各样的机构进来,狂砸钱,面板产业需要巨量资金,到现在拿着国家补贴才勉强出了利润,每年股息分红少的可怜。
3.盘子太大,以前多个亿啊,拉升需要整个市场情绪,加大体量资金,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京东方不缺有人帮着打广告。
一、京东方A(000725)抛出一纸收购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挂牌价收购南京G8.5公司部分股权,南京平板显示公司80.831%股权已于9月7日公开挂牌 *** ,挂牌价为55.9亿元;同时,以不低于评估价收购成都平板显示51%的股权,对应评估值为65.26亿元。这是国内液晶面板产业史上更大的一个并购案。
据公告,成都8.6代线可经济切割50、58、70英寸等差异化尺寸产品,有效完善京东方的产品和产线体系;并能够与京东方成都、重庆、绵阳等现有产线高效联动,进一步强化集聚发展。
京东方表示,收购南京8.5代线和成都8.6代线部分股权,符合京东方成为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发展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公司市场、技术、运营等全方位能力和经验,化行业低谷为发展机遇,完善公司技术储备,提升生产制造能力,丰富产品组合,强化客户合作,拓展高端市场。
二、收购完成后,京东方A将为此次收购项目提供相关不超过140亿元担保,为保障公司权益,两公司将为京东方A提供相应反担保。
随着此次收购案落地,市场份额又进一步向头部厂商聚集。预计京东方收购中电熊猫的8.5和8.6代LCD产线后,加上自身产能扩充,到2022年其在全球大尺寸LCD面板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8.9%。与此同时,中小面板厂的份额也将进一步被挤压,预计到2022年全球Top6面板厂的份额将接近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