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互联网的薪资情况和级别是每一个IT求职者必须做的事,下面整理的是互联网公司职级及薪资范围,供各位互联网的朋友参考,如果有所遗漏和偏差敬请留言指正。
01
阿里巴巴集团采用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
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 【P序列=技术岗】,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一共分为 14 级,从 P1 到 P14,目前校招更低从 P4 开始。
一套体系是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 【M序列=管理岗】,从M1到M10。
阿里的非管理岗职级分为10级,需求量更大的职级范围分布在 P6-P8,这也是阿里集团占比更大的级别。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大部分的校招更低级别也是 P5、P6。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刚入职到阿里为P5,工作1-3年之后升职到 P6,阿里一般到 P7 才给配股票。
阿里P7是级别的分水岭,P6晋升到P7是一个坎,越往上晋升会越南。
P6阿里年薪 = 月薪×16(12+1+3)
年底的奖金为0-6个月薪资,90%人可拿到3个。
阿里股票:股票是工作满2年才能开始拿,满两年可以拿50%,第3年25%,第4年25%,4年拿完。一般P7以上都有股票。
02
在腾讯,技术线在此之前属于 T 序列,腾讯大部分员工集中在T2.3 和 T3.1在腾讯的职级体系里,T3 级别已经是很多人的上限,从2.3升3.1是非常困难的。
腾讯薪资架构: 12+1+1= 14薪,腾讯标准薪资是14薪,但是通常能拿到 16-20薪。腾讯年终奖非常吸引人。
腾讯目前用的是4-17的新级别,实习生和应届毕业生基本是4级,更高级,原来的T6.1-6.3,统称为16级。对于校招入职的新人来说,加入“鹅厂”拿到的年薪在20万-40万之间。
03
百度的级别架构分成四条线:
技术序列 T:T3 - T11,T5/T6属于部门骨干,非常抢手
产品运营序列 P:P3-P11 产品和运营岗
后勤支持部门 S:S3-S11主要是公共、行政、渠道等等,晋升比较困难
管理序列 M:M1-M5每一级又分为2个子级 M1A、M1B , 更低的是M1A,至少是部门二把手了,李彦宏是唯一的M5。
百度是整个 BAT 中现金给得最多的。
T3 - T11一般对应阿里高一级序列,如:百度T3=阿里P4,T5/T6属于部门骨干,非常抢手。百度T5/6在百度占比更大,其中T7以上手上的股票相对非常多。
从 T7 级别开始,就开始要做带团队、做管理的事情,升到 T7 以上后基本就不做写代码的事情了。
其中,刚毕业时是T2/3,一年一升,到T4会参加答辩。
P3-P11 产品和运营岗,对应阿里高1-1.5级序列,百度p3=阿里P4-P5之间。
百度的薪资结构一般是:月薪×15(12+3)
百度年终平均2~3个月。
04
华为技术线的职级体系为数字序列。
华为的标准薪资结构是:基本工资+年终奖+分红,若工作地点在海外不发达国家,会有额外补助。
大部分华为员工在18级以内,18级是个坎,23级及以上为高级别boss,华为内网并不显示他们的级别。每一级分A/B/C三小级(技术岗不分小级)。
正常每年升一小级,工资每年一涨,15级以上工资涨的比较慢。
在华为供职年限越久,奖金越多,分红规模越大,终端部门的奖金为多。
绩效优秀的员工和一般员工的奖金差距在4-6倍。
05
京东岗位序列主要分M、T、P序列。T序列包含产品和技术,P序列为项目经理。
薪酬结构:年薪=月薪*(12+1),1为年终奖,一般为1-2个月
月薪=基本工资(70%)+绩效工资(30%基本工资+绩效系数)+餐补+工龄补贴+全勤奖;
京东每年都在给所有中基层员工加薪,基层员工加薪幅度不低于10%,主管、经理级员工则不低于20%。
06
字节跳动的职级研发序列一共10级。
不同序列间月薪base差异较大,技术base整体偏高。比如2-1月薪会在20k+,2-2的package会在60w-100w左右(算上期权,大概会占30%左右)。T2-2 级别的薪资约40k,500股票/每年。
就同学们反馈:目前20届校招给的是14、15薪,19届校招很多能拿到18薪。前端开发20k左右,产品是14-18,运营10左右。字节跳动的现金薪酬要比 BAT 们高出 25%-40%。
薪资结构一般是 16 薪。
年终奖一般0-6个月,每年3月发放。
字节跳动内部的绩效考核一共有八级,从低到高为 F、I、M-、M、M+、E、E+、O,并会进行强制分布,对应年终奖和月薪百分比的涨薪。M就有涨薪机会。
头条半年一次调薪,每次只有30%参与,大小周,120%的工资结算加班费,可以请假。
期权:期权是比较好的2-1才会有期权,一般2-2才有期权,关于期权:回购价格为市场价8折。已归属的期权员工可以带走。
您好
京东纳斯达克挂牌,各种现场报道涌来,微信朋友圈热闹的很,一时间多了很多「假装在纽约」的朋友。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些人兴奋的原因,你们也不买京东股票,也不是京东员工,激动什么呢? 你看看京东员工多淡定,唉,你别说,还真是很少见京东的一线员工说什么。我认识的一些人都没什么动静,丝毫感觉不到他们的激动,多少有点奇怪。
前几天看到有人说,京东不少员工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据说不少人都是口头被告知股票数量,签的是空白合同,乍一看还以为是恶搞,这可能么? 毕竟是大公司了,不至于做这么不正规的事情。不过我问了几个人后今天得到了确认,「空白合同的事情是真的,应该是 11 年底 12 年初的事,确实两份合同都被公司拿走了。当时是 VP 口头给每个人说了一下股票数量,至少研发都应该知道,其他部门不清楚。」 听了之后很惊讶。
查找一下过去的新闻,刘强东曾经在第四届创业家年会上称「京东商城每年都会给员工分股权,公司发给员工的股权超过他个人所持有的 70%。」这次上市,根据披露的信息看,刘占股 18.8%,粗略一算,员工持股应该超过 13% 啊… 就算打个折扣也好啊,不过根据反馈来看,似乎根本不是这样。
公司上市是好事情,对员工来说,能够分享一点公司成长所积累的财富,改善一下家人的生活,对得起自己过去的辛苦付出,也是人生的一份难得的成绩。不过也很遗憾的看出,一家公司 IPO,总是有少数人展露欢颜,多数人一脸失落。值得嘲讽的是,京东在 IPO 前夕在更新后的招股书中披露,一季度给予刘强东的股权激励一次性支出 36.7 亿元。自称不缺钱的刘强东这笔钱不知道会怎么用,有个小小的建议是,给那么多快递的兄弟每人包一个红包吧。毕竟,夏天快到了。
上市或是准上市的大互联网公司,能够慷慨给予员工股票的其实算少数(这一点上,我是很敬佩马云的,尽管我讨厌阿里洗脑玩价值观的那一套做法)。怎么能分享到公司成长的利益? 要么是盘子做得超级大,即使分的比例少,那么平均每个人也能分不少;要么老板足够大方,分更多比例的大饼出去。所以,公司上市,基层员工能否真正获益,还真是个不确定的问题。当然,也有不少人靠着站队,能跟对人,或是靠裙带关系,也能分一杯羹,你吃肉,我喝汤,喝不到汤的也能舔一下盘子。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老实巴交的技术人来说,都只能苦笑一下,闻个味儿而已。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能够将自己画的大饼变成真的,确实应该赢得掌声。但是,不应该辜负曾经跟你一起打拼的团队伙伴,即使他们不是有着光鲜背景的高管,即使他们现在只是中层或是一线员工。
关于股票期权的问题,彩贝财经小编来为您解答。股票期权指买方在交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股票的权利。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众多 *** 之一,属于长期激励的范畴。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在一定期限内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通常此价格低于未来市场价格。
股票期权是一种不同于职工股的崭新激励机制,它能有效地把企业高级人才与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股票期权的行使会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由持有者向公司购买未发行在外的流通股,即是直接从公司购买而非从二级市场购买。
举个例子来说,公司承诺员工只要在公司工作5年即可,以10元/股的价格购买公司股份。如果当时市场价格高于10元,此笔交易即是划算的,如果当时市场价格低于10元,员工可以放弃这种所谓的公司福利也没有损失。一般公司愿意以这种激励方式来留下、捆绑员工。而在现实中,公司通常有严格的工作年限等要求。个人认为,这样做有点空手套白狼的赶脚,一旦从公司离职,也就算是默认放弃权利了。即使认认真真履约获得福利,但是公司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其实也是赌一种大概率事件。
你好,据我所知,根据京东的股权结构,有以下几类员工可以获得原始股份:
1. 京东集团及其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2. 京东集团及其投资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3. 京东集团及其子公司的技术专家;
4. 京东集团及其子公司的社会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