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的估值偏高,利用炒作提高人气,所以发行价和开盘价都偏高了。再加上上周微信给了京东一级接入口,涨了点,但没两天微信就自己做了个类似于天猫的微信小店,弄得电商行业风声鹤唳的,个个都头疼不已,最受伤的还是京东呀,未来还是有下跌空间的。
1,年初腾讯突击入股京东,条件之一是给微信一级接入口,从而推高京东估值。
2,京东上市后不久,也就是上周,京东确实接入微信了。(这个本来是好事)
3,2天后微信突然发布微信小店,模式类似于天猫,直接抄底天猫。但最受伤的是京东。
基本脉络就是这样。
京东的股票不是一直上升的,按照港股市场京东的这个股票价格,这两天平均价格应该是在280左右,然后按照高峰值来取的话,从今年的形势来看,今年2月份3月份的时候价格*达到过400块钱左右。
自己还是比较看好京东股票的发展的,因为任何一个公司的股票它是不是会涨与公司的经营有关系,自己买了很多的东西,就是稍微贵一点的一些电子产品,还有一些比较追求质量的服饰化妆品之类的,都会在京东买,不是说完全不会出问题,有一些平台上的商家确实也会出问题,但是客服都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自己买了很多的东西,但最后给自己的使用体验是相当不错的,无论是快递的速度还是售后的态度都很好。
大家之所以买哪个公司的股票,就是因为你看好这个公司股票的发展也是看好这个公司的发展,你觉得这个公司未来能发展更好公司发展的好了,股票的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呀,股价高了这公司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有更多的钱去做相应的业务,发展的会更好,就是这样的,所以自己比较看好京东的股票市场发展,因为从市场口碑上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负面评价,虽然大家都调侃某些特点,但是还真的没有听说过什么在京东上买,哪个平台上的商家出了大的质量问题也是平台拒不负责的,这种情况偶尔有,但是没有特别恶劣的影响,跟其他的购物平台比好多了。
京东的股票不会一直涨,因为正常股票市场上的这个股票,它怎么可能一直涨的都是有上涨有下跌的时候,比如说今年2月份的时候,京东的股票*就涨到过400块钱,然后现在这几天就是波动式的调整,从270块钱到300块钱不等,这几天的变化倒是不怎么大,这个时候应该就是279块钱276块钱这个价格。
刘强东转让京东部分股份,导致京东股票设置立马下跌8%,没有了刘强东的京东,其实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因为对于京东现在的规模来说,一个*的掌舵人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说离开了谁就不转了,企业规模已经在哪了,行业地位已经形成了。
京东的下一任掌控者,只要说能够保持京东正常的发展节奏,那不会出现特别大的衰落,除非说是质量方面出了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故,或者出现财务造假等比较恶劣的事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于一个初创型企业来说,*的掌舵人可以让这个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形成更大的规模,但对于已经成型的京东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一个更*的乘坐人顶多就是让它发展得更快一点而已。
现在的京东。阿里巴巴包括拼多多,实际上他的掌控者和创始人都不一样了,但是并不妨碍这个平台,继续占领小额资产规模。因为平台的名声已经形成了。只要是沿着正常的道路发展,不作死就不会出事,这么大一个企业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的啊,必然都是专业知识以及各方面能力都很过硬的,不可能出现很低级的那种错误。这种规模的企业必然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决定所有事情的,那还是需要经过很多大程序讨论的重大事项以后,高层集体表决都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影响,消费者只是希望京东无论换了谁,能够保持原有对商品质量的把控,保持原有的快递效率以及售后服务态度就好。至于谁真正去掌控这个大集团的发展,大家并不怎么关心,有很多企业的创始人都逐渐从企业的具体经营之中出身而出,但这个并没有影响企业的实际发展。
这个案件的公布只是说明了刘强东没有性侵但是他还是出轨了,并且他还是和一个女大学生,他都多大岁数啦,还能和年纪这么小的人在一起,真的毁三观。
这个对京东的形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毕竟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的天作之合是得到很多人的祝福,他们一路走来大家都在见证者,对他们十分看好,刘强东一出轨就让人心疼奶茶妹妹,但是虽然这样,一点也不会影响大家买京东的东西,只会让人议论刘强东罢了,没有实质性的问题。
京东的股票也会跌很多的,很多投资者也会考虑接下来还要不要和京东合作,毕竟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也会让很多消费者质疑京东的产品,从京东内部人员的口中得知现在员工的工资很难到位,他们面临着资金链的短缺,还有就是京东以往都是依靠资本市场的强大运作得以从连年亏损中走过来的,一路也很不容易,至今也仍然是存在投资性亏损的,刘强东的性侵事件或将影响资本市场对他个人的看法,也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投入,毕竟现在很多人不仅看的是你这个人的能力,更多的还有人品。
想必现在京东公司也面临着股东大会对刘强东职位的质疑,他的所有权也会有一定的动摇,这样也算是对他这种事情的一个惩罚把,无论怎么样,反正做人还是要低调踏实,不要做一些令人唏嘘的事情!
据悉,这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遭遇境外势力做空,2011年和2014年都曾掀起过做空中概股的浪潮。
不过,今日的这份做空报告发布之后,京东股价却不跌反涨,显示了投资者其实并不认同其所持观点。
历史再次重演
其中,2011年被长期停牌和已经退市的中概股就达到了46家,但许多中概股受到攻击的理由都是无中生有,而做空机构也借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市场上借入股票卖出,待股票下跌时,再从市场上买入同样数目的股票归还——从中大赚特赚。
而新加坡的这家做空机构,两次发布做空报告都选择了京东正在与阿里巴巴激烈PK的618大促之前,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也使得这份报告存在了更多的争议。
从报告入手分析
同样,该报告认为京东的估值高达600亿美金,市盈率超过410倍,是一个郁金香的泡沫故事。而其恰恰忽略了,即便对于亚马逊大部分的分析师的估值方法也是DCF或是PS,而非PE。
如果要看PE,那么亚马逊12-15年的PE有600倍之多。该人士指出,对于京东这样一个高速增长且稳健提升的公司,市场自然会给出公正的估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