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港股京东集团股价刷新高,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港元。截止收盘,涨幅收窄,市值9982亿港元。
2020年8月17日发布半年报,第二季度净收入为2,011亿元人民币(约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8月17日收盘以来,盘中7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32%。截止8月26日收盘,京东集团港股涨势如虹,股价屡创新高,今日开盘310.8元更高321.6元,盘中市值一度超1万亿港元,上市两个半月市值激增3000亿港元,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扩展资料
京东市值上涨的原因—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
1、 巴克莱分析师Gregory Zhao将京东的目标价从79美元上调至83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Gregory Zhao表示,在今年6月份,中国的用户参与度、商家的营销需求以及供应链和物流能力都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从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上周提交的财报中得到证明。该分析师认为,这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树立了一个‘新起点’。
2、 高盛将京东集团的目标价由283港元升至329港元,将其列入“确信买入”名单
高盛指出,公司零售规模将不断扩张,由非必需品扩展至日常用品,预计公司2020-22年收入分别增长26%、21%、20%。高盛认为,预期京东领先同业的采购规模、广告优势、成本控制等利好因素,将推动公司2020-22年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率达到2.25%、2.5%、2.8%。
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京东数字科技等业务板块贡献估值将不断提高。将京东目标价提价至329港元,以反映业务前景更加明朗的预期利好。
3、野村将京东集团目标价由287港元上调至320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野村表示,京东今年第二季收入及盈利超过预期,其中总收入同比上升34%,超过市场及野村预期5%,主要是受到零售及物流业务增长稳健所提振。另外,因收入及非经营收益提升,公司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盈利同比增长52%,高于市场预测的29%。
4、大和将京东集团的目标价由290港元上调至308港元,评级维持“买入”
大和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京东第二季度收入增长强劲,远超市场预期,预期公司下半年仍可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由于公共卫生事件被压抑需求的原因,公司第二季度电子及家用电器类别的收入同比增长28%,预计这种增长势头将在第三季度恢复正常化。
5、 国信证券上调京东集团目标价至318-329 港币,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得益于京喜下沉策略有效,单季用户增速创11 个季度用户增长新高。未来依托于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与微信社交优势,京喜将不断释放动能,持续贡献增量用户。此外,未来随着物流、数科、健康等业务上市,将为公司贡献可观的市值空间。同时创新业务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通过管理输出、协同赋能不断夯实公司的护城河,并为公司打造第二价值曲线,引领公司未来快速发展。
1、京东股价更高是50.28美元每股是在2018年1月29号的价格。京东(股票代码:JD),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创始人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2013年正式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6年6月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1号店并入京东。
2、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5年7月,京东凭借高成长性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
更多关于京东股价更高多少,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近日,京东数科正式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科创板将正式迎来 “数字 科技 之一股” ,预计估值约人民币2000亿。招股书中,一家不同于传统ToB企业的新型泛ToB服务公司已跃然纸上。
近年来,不论是在战略布局还是在业务演进层面,京东数科掌舵人陈生强在多个场合重点强调的 “以增长为核心” 、以 “开放” 和 “共建” 双轮驱动,绝非虚言。在全部对外披露的信息中,除却亮眼的数据,尤以两处十分引人注目,京东数科如何从低调的 “前行者” 进化成生态层级的 “造血者” 一举实现估值2000亿?答案或可从中管窥:
其一,是首次对外披露京东数科收入模式: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业务逻辑,京东数科按照其服务行业和客户类型将其主营业务划分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 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块,实现了ToF、ToB、ToG全覆盖,已整体转变成为一家新型产业数字化服务公司。
两大亮点联动来看,可以观察到,支撑京东数科确立的清晰收入模式的,正是秉持着增长逻辑与追寻长期价值的发展战略进化路径。创造和共享增量价值,始终是京东数科价值观中,产业数字化的靶向灵药。
回顾其两次重大迭代与三大发展阶段,好企业的路总是越走越开阔。
众所周知,京东数科的7年发展道路脱胎于数字金融,成长于金融 科技 ,进化和繁盛于数字 科技 。伴随着多项“首个”、“首创”与逐步参与进入的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其各阶段业务的扩展,既展示了典型的数字 科技 企业发展脉络,又全然呈现一副产业数字化进程一览图:
产业数字化的入门阶段,AI、IoT、大数据等如今耳熟能详的数字技术在当时仍是方兴未艾,帮助产业解决Bug是协助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进行数字化的首要任务:早期,立足京东商城既有的供应链和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京东数科一手推进以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为突破口切入的增殖服务,谋求将已有的流程进行数字化,扩充场景边界。后期,连续落地的诸如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的“AI优化火力发电”项目、以“猪脸识别”为首的基于物联网设备的数字农牧解决方案等,整体上仍是挖掘存量价值,降本增效还是核心关键词。
紧跟着,满足各产业及其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成为了重心:京东数科敏锐地捕捉到了银行强大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随即加大金融云投入,并从这一时期开始持续将数据中台、智能决策及运营系统及架构能力组件化地输出给金融机构,帮助金融机构自己提升研发效率、运营效率和做开放银行,与此同时,实现了从金融模式切换到 科技 模式的变道超车,开启了一个持续 探索 、教学相长的长期拉锯过程,持续至今。
因此,崭新的“联结(TIE)”模式出现,令数字生态成为京东数科打破旧格局、催生新平衡的金钥匙。从亮相服贸会到近日京东数科召开资管大会的频频动作来看,当前,京东数科已通过智能城市和金融资管两个领域,对TIE模式进行了诠释,两个嵌套的“数字生态”体系正在发挥作用:
在顶层,基于城市操作系统的“一核两翼”体系(即以“市域治理现代化”为一核,发展“服务企业的AI+产业发展”和“生活方式服务业”两翼)一手以集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于一体的、专门面向城市的大数据和AI平台助力 *** 对城市运行进行宏观监测,破解精细化管理难题,实现数据安全打通;另一手,给予产业合作伙伴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的AI组件服务,让众多企业可以在城市操作系统上开发自己的应用,深度参与共建智能城市。这一体系,直接撬动 *** 与产业各方构建彼此相互支持、相互联动、协同统一的良性循环,以“数字生态”助力 *** 构建智能城市,不仅是追求安全、稳定和更优质的 社会 治理,更希望能够推动产业增长和民生改善。
产业和民生又息息相关。如果说数字 科技 是产业的更大公约数,那么毋庸置疑,京东数科将步入深水区的金融 科技 视为产业间、产业与外界资源联动的更大公约数。京东数科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基于T1金融云和JT²资管 科技 平台这两大“纵横一体”的服务体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展示和交易撮合平台,也不限于打包或模块化定制的操作系统和解决方案,而是作为一个深度联结金融与实体产业的开放平台,使金融和产业两个领域基于“数据”这一新生变量产生更紧密的场景联结,打造又一层“数字生态”,使得金融服务可以更早、更有效地介入到产业增长模型中去以数字化为核心逻辑,又同步构建着金融机构的“第二增长场景”。
纵观京东数科整体战略发展和业务布局的蝶变史,联结(TIE)模式的诞生绝非偶然。京东数科力求 探索 长期价值,以大师匠心来塑造超越盈利目标的“不可替代性”:没有持续的积累,绝无神兵天降的水到渠成。
TIE模式不是空中楼阁,其底层实际上正是京东数科最根本的“用户+数据+技术+产业Know-how”。其中,数据和用户更是京东数科区别于传统 科技 企业价值的关键要素,两者既来源于数科运用数字 科技 与零售、出行、 旅游 、校园、大宗商品、农牧、港口等数字化场景的实践,又经过TIE模式所倡导的“数字生态”循环,再次作用于产业数字化进程。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可获悉,数科仍在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和人才团队组建,募集资金超过7成将直接用于与技术和数字化服务升级相关的项目。可以预测,立足于坚实基础,京东数科将持续利用自身数字 科技 和生态建立数字化平台赋能实体企业,帮助产业实现业务模式升级,助力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深度拓展行业价值空间,最终推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