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是京东的*股东。
京东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京东股权结构是,腾讯持股17.8%,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4.5%。接着是刘强东持股15.4%,为第二大股东,拥有79%的投票权。沃尔玛持股9.9%,为第三大股东,投票权为6.1%。
自收2014年收购京东15%股份以来,腾讯就成为了京东的大股东。也正是因为腾讯的资金入驻,一直以来才给了财报方面持续亏损的京东商城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腾讯的创始人*作为马云的对手,一直在找着非常有潜力的电商企业合作,好让马云的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不能在肆无忌惮的发展了。
扩展资料:
京东大事件
腾讯入股京东
腾讯入股京东的交易于2014年3月10日敲定。腾讯控股早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同意约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东普通股的15%,同时,腾讯有权利在京东上市时继续认购5%的股份。
京东加速O2O布局
京东2014年3月17日召开京东零售业O2O战略万家便利店ERP供应商签约仪式,与上海、北京、广州、温州、东莞、乌鲁木齐、哈尔滨、西安、呼和浩特、石家庄、南宁、太原、哈尔滨、大连等15座城市上万家便利店进行O2O合作。
公布理财产品京东8.8
2014年4月,继“小金库”之后,京东再次公布了*新的理财产品——“京东8.8”。京东金融宣传页面显示,该产品主打亮点是8.8%的固定年化支付率,对接的是国泰安康养老定期支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将于4月15日正式开售。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挂牌,股票代码:JD。是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
2016年6月20日,京东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腾讯成京东第一大股东 刘强东仍然有*话语权
腾讯是京东的*股东。
京东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京东股权结构是,腾讯持股17.8%,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4.5%。接着是刘强东持股15.4%,为第二大股东,拥有79%的投票权。沃尔玛持股9.9%,为第三大股东,投票权为6.1%。
腾讯的创始人*作为马云的对手,一直在找着非常有潜力的电商企业合作,好让马云的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不能在肆无忌惮的发展了。
于是*看中了刘强东的京东,他认为京东是最为有成长潜力的一个电商企业。于是*的腾讯开始投资刘强东的京东,获得了京东15%股份,成为了京东的股东。刘强东的京东有了*的支持后,业绩开始了疯狂的上涨了。
扩展资料
虽然腾讯的持股数就是京东的*股东了,但其投票权占比不高,所以增持并不会影响刘强东对京东的实际控制权。“文件是腾讯按照SEC要求提交的,股票也是从公开市场买入,就只是投资而已,对京东没有什么影响。”这位内部人士表示。由于特殊的股权制度设置,刘强东仍掌握京东实际控制权。
刘强东曾经在录制***《对话》栏目时说过一句话,“如果不能控制这家企业,我宁愿把它卖掉。”这被外界认为是其强势作风的直接表现。那么,刘强东手里到底有多少控制权?对此京东官方一直没有明确说法,但从以往的报道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从京东IPO时的资料看,刘强东通过位于英属维京群岛的公司MaxSmartLimited持有京东18.4%的普通股,与此同时。
以刘强东为*股东的FortuneRisingHoldingsLimited持股比例为5.3%,这意味着刘强东本人持有京东的股份,至少有23.7%。通过A/B股不同投票权设置,刘强东及京东高管的投票权约为86%,以保持控制地位及战略经营的持续性。
京东提交给SEC的文件显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通过MaxSmartLimited直接持有449,444,989股,占股16.2%。其中,MaxSmartLimited持有投票权为71.5%;
FortuneRisingHoldingsLimited持股2%,有约9.3%的投票权,这部分投票权归刘强东所有。这使得刘强东共拥有80.9%的投票权。当时,腾讯持有京东股票498,850,435股,占比约18%,但只拥有4.2%的投票权。
也就是说,如果京东的A/B股投票权设置不变,即使腾讯持有京东股票比例升至21.25%,超过刘强东,但对投票权的影响并不大。
参考资料来源:***-腾讯成京东第一大股东 刘强东仍然有*话语权
截止到2022年12月2日,在2022年3月份就开始收购德邦。
通过京东官方网站查询可知,在2022年3月份,京东物流正式花费了大约89.76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德邦股份66.5%的股权,并已完成德邦的接管工作。
京东(股票代码:JD),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创始人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人民币,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
京东股权结构是:腾讯占股17.8%,刘强东占股15.4%,沃尔玛占股9.9%。
京东主体公司在开曼上市,在美国,交易所在纳斯达克,因此,可以采取双层股权结构,也就是 AB股模式,在京东20票的一类股票,只能等于一票的B类股票,刘强东持有的就是B类股票。
作为行业巨头,京东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对股市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而刘强东作为京东的掌舵者,即便是私生活有瑕疵和黑料,也会成为京东股价大跌的诱因,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强东是在明知会导致股价下跌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做出转让股权的决定,因此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某种压力的干预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对于刘强东来说,目前的京东虽然不是行业内*的企业,但整体来看,其发展势头依然是比较理想的,继续持有京东系企业的股权,仅从商业角度出发依然是明智之举,所以说如果不是压力所导致,无法解释转让的背后原因。
面对媒体的镜头,刘强东曾经直言不讳的表示,如果哪一天我对京东不再有话语权了,那么就会套现所有股权转身离开。目前虽然刘强东转让的大都是京东系的企业股权,而并非京东集团的股份,但是在商业层面,这种举动也会被视为套现离开的前兆。正是因为有了如上所述的因果关系,对于刘强东目前所采取的即便会导致股价下跌也转让股权的决定,就只能解读为全面撤出之前的准备,只不过这个准备周期或许会比较长,期间会不会出现变故也未可知。
众所周知,刘强东自从明尼苏达被控强奸一事发生以来,便开启了退居幕后的工作状态,其实这样的做法也不难理解,如今的刘强东不仅是企业家,也是个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而强奸属于极不光彩的控诉,如果没有主动隐退,那么对刘强东在各种场合中的形象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受此影响,刘强东的商业道路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转变,无论是京东股权的套现,还是京东系企业股权转让,近几年不时地会出现,或许刘强东已经在全面布局自己的退出大计。
考虑到京东在业内属于庞然大物级别的企业,刘强东作为创始人、CEO以及掌握话语权的决策者,想要全面退出并非易事,行政管理、市场拓展、业务架构以及股权分配在内的很多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刘强东完全可以借助专业团队,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完成退出计划,这个大背景下,不断转让京东系企业股权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
淘宝京东是我国的电商大平台,其外资的占比额较小,只有10%的股份占比,都是一些进口的产品,其余的都是我国的自己创造的产品,占比额90%